
園林人 園林夢
蘇州市勞動模范-朱紅松 在”三嚴三實“及勞模事跡報告會上的演講
我1992年從蘇州城建環保學院建筑系風景園林專業畢業后,即進入蘇州園林設計院工作,從技術員開始到工程師到高級工程師,從普通設計人員到所長到副院長,從不到一千平方米的小花園,到幾十公頃公園中型項目,到幾個甚至數十平方公里風景區等超大項目,在自己不懈努力和院領導培養下,一步一個腳印,積沙成塔,跟隨蘇州園林設計院的發展壯大,為園林綠化行業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
工作以來,我直接主持和作為主要設計人員參加的項目有200多項, 1997年美國波特蘭“蘭蘇園”設計; 2002 年蘇州虎丘西溪環翠景區設計;2003年蘇州市環古城風貌保護工程景觀設計、蘇州虎丘入口區改造設計工程。2004年常熟靜園虛廓園施工圖設計, 2007年蘇州太湖濕地公園,2008年蘇州生物納米科技園中央公園,2010年吳江大廈南廣場工程,2011年太倉濱江新城江灘濕地公園,2012年微山湖濕地公園,2013年石湖景區上方山環境整治與景觀提升工程,2014蘇州灣森林濕地公園。其中美國波特蘭“蘭蘇園”、蘇州虎丘西溪環翠景區設計和蘇州市環古城風貌保護工程分獲建設部優秀設計一、二、三等獎;常熟靜園虛廓園施工圖設計獲2005年江蘇省優秀設計一等獎和2008年全國勘察設計行業優秀設計二等獎,并獲國家級銅獎。蘇州市虎丘入口區商業用房設計獲2005年江蘇省建筑專業優秀設計二等獎;蘇州工業園區納米科技園中央公園獲2010年建設部城鄉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蘇州太湖濕地公園施工圖設計獲2011年建設部城鄉優秀勘察設計二等獎;蘇州虎丘園林住宅上林苑環境設計獲2010年江蘇省城鄉建設系統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以上獲獎項目中,我都擔任項目負責人或主要設計人。2010年被評為蘇州市級勞動模范。
我認為積極的人生應該有夢想,我作為一個園林人,懷著對園林行業熱愛,有著園林人的園林夢。
抓住點滴,從小事做起。多年的工作實踐中,虛心好學,勤奮努力,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無論設計項目大小、難易,都能認真思考,積極創作,特別是在近幾年,對待時間緊、任務重、經濟效益差的項目,也毫無怨言。
對所做的事情的熱愛。很榮幸,改革開放三十年里,園林行業作為建筑業的一個子項迅速發展,可以說,趕上好時候了。當行業遇上國家政策機遇的時候,那就是這個行業的幸運,也是從事這個行業人的幸運了。特別是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指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事關中國民族永續發展,是建設美麗中共的必然要求,對于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方針,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為基本途徑,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為基本動力。因此說,我們趕上百年難遇的機會了。
看清園林行業發展趨勢和前所未有的機遇,由衷對園林行業的信心和熱愛是不斷努力向前的動力。因此,我以有很強的責任心和事業心認真對待每個項目,無論是作為項目負責人還參與設計,都認真思考,組織協調項目組內各個工種,負責解決現場施工中的技術難題,并積極幫助、指導同組年輕人工作。有時還替代同組人員到工地解決技術問題。
蘇州太湖濕地公園項目是蘇州高新區為市民營造的一個生態、健康休閑公園,是促進高新區生態城的綠色核心。工程建造之初,項目的難度、復雜讓我感覺壓力巨大。項目組的成員多數為工作二~三年的年輕設計人員,對現場的實際把控能力較弱,要求我事先可能發生困難和問題需有充分的認識。我為了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帶領設計組仔細勘查調研參觀,從溱湖濕地到西溪濕地,從湘湖濕地到香港濕地公園等等,經過多個項目進行分析與對比,力求準確把握太湖濕地的特征。為了達到項目經濟建設和完美效果統一,對建筑材料反復比選,生態駁岸的成功應用,現場淤泥再利用,水生植物的建設,每個專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三年內,幾乎每個周六都要和建設指揮部的領導開會和討論問題。另外,雖然單位到濕地公園現場來回約80公里,但每周一至兩次進行現場指導,從不間斷。坦率地說,剛開始煩厭也產生過,經過院領導的鼓勵和隨著項目的深入建設,逐漸轉化對項目的熱情和執著,幾乎每個周末不是在工地上,就是在院內加班研究圖紙。因為,我相信,執著成就夢想,夢想源于執著。力求早日把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水光滟瀲、芳草萋萋的太湖濕地公園展現給世人。在建設過程中,業主從曾經一度懷疑到最終的贊許,到最后區領導一致認可,并確定濕地公園將成為高新區生態城生態核心。我相信,在今后的兩三年內,太湖濕地公園將以更成熟、更生態面目成為生態建設的亮點。
打造核心競爭力。如今時代是競爭的時代,如何比別人做的更好?是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想到別人想不到的事情,做到別人做不到事情,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才是真正核心競爭力。園林行業也是一樣,計算蘇州本地甲級資質園林設計院不少于6家,行業競爭可想而知。特別今年上半年招投標競爭,十幾家設計單位為了一個補償費3-4萬項目,甚至有時沒有補償費,競爭得不可開交。打造核心競爭力,是刻不容緩的事。仔細研究國家政策,園林行業的未來十年,生態建設和智慧創新是我們核心競爭力,抓住在這兩方面的技術領先和創新是我們立足本行業常勝不衰的也是真正抓住項目的。在實際工作中,帶領設計團隊努力學習生態治理、海綿城市、智慧設計等新知識、新理論,安排定期學習交流,抓住可以延伸項目積極推進,勇于創新。園林+生態設計+智慧設計=?我們可以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十年后的園林是什么,真正實現園林項目多專業融合創新,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多贏格局。
不斷探索的精神。任何僵化的思想和固化的行為,都是成功的大敵。明確目標和夢想,努力實現需要不畏艱難的勇氣和不斷探索的精神。
我這樣詮釋自己對工作的盡心盡責:我熱愛園林行業,懷著對園林行業美麗的夢想,認真對待每一天工作,我只有做好一份工作才能算有一份成績,個人取得了成績就是公司多了一份成績,聚沙成塔,園林綠化事業才能不斷發展壯大。我認為,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平凡的,但如果有了美麗夢想,工作便是快樂的,生活是充實的,能為園林工作出一份力,是我作為一名園林人的心愿。